領到年終獎金該怎麼分配?用 50/30/20 簡單幫自己做預算

年終一入帳,很多人一不小心就全花光。用一個簡單的 50/30/20 分配法,把必要支出、想要享受、儲蓄投資先分…

每到過年前後,最期待的一件事就是「年終獎金入帳」。
但很多人都有同樣的經驗:
錢來得很快,花得也很快,回頭一看帳戶又回到原點。

如果你不想再讓年終變成「一下就蒸發的快樂」,
可以試試看一個非常簡單的預算法:50 / 30 / 20 分配法


一、什麼是 50 / 30 / 20 分配法?

這個方法的概念很直覺,把可支配的收入分成三塊:

  • 50% 必要支出(Needs)
    例如房租、水電、保險、固定帳單、必要交通費等。
  • 30% 想要享受(Wants)
    例如旅遊、聚餐、想買很久的東西、升級設備等等。
  • 20% 儲蓄與投資(Savings / Investments)
    放到緊急預備金、儲蓄帳戶,或是你自己熟悉而且願意承擔風險的投資工具。

這個比例不是法律,只是一個參考框架,
重點是:先把錢分好用途,再開始花
比起「有多少就花多少」,會清楚很多。


二、先確認你的「安全墊」夠不夠

在想怎麼犒賞自己之前,先問自己一個問題:

如果現在突然沒工作,你的存款可以撐幾個月?

一般會建議「至少準備 3–6 個月的生活費」當作緊急預備金。
如果你現在幾乎沒有安全墊,
可以考慮把今年年終裡的 20%~甚至 30% 先補到緊急預備金裡。

這筆錢不一定要拿去投資,
放在流動性好的帳戶(隨時可以領出來)就很有價值,
因為一旦真的遇到失業或突發狀況,它可以替你爭取時間。


三、實際範例:5 萬與 10 萬的年終要怎麼分?

範例一:年終 50,000 元

照 50 / 30 / 20 分:

  • 必要支出 50% → 25,000
    • 可以先把幾個月的房租、保險費、學貸先預繳一部分。
  • 想要享受 30% → 15,000
    • 設定一筆「可以心安理得花掉的預算」,去吃一頓好料、買一個想要很久的東西,或安排一次短旅行。
  • 儲蓄與投資 20% → 10,000
    • 如果沒有緊急預備金,先放到高流動性的帳戶。
    • 如果已經有安全墊,才考慮放入自己了解的投資工具。

範例二:年終 100,000 元

你也可以稍微調整比例,例如:

  • 必要支出 40% → 40,000(預繳帳單、還掉一部份債務)
  • 想要享受 30% → 30,000(安排一次國外旅行、升級電腦設備)
  • 儲蓄與投資 30% → 30,000(補強緊急預備金 or 投入長期投資)

重點不是一定要卡在 50 / 30 / 20,
而是先決定每一塊的上限,避免到最後全部都變成「想花就花」。


四、避免年終「一夕蒸發」的三個小技巧

  1. 先把儲蓄那一份「轉走」,再開始花
    年終入帳的當天,就先把準備給「儲蓄與投資」的那一份轉到另一個帳戶,
    讓自己看不到那筆錢,才比較不容易動用。
  2. 想買的大東西,先等一兩個禮拜再決定
    很多衝動購物,在兩週後回頭看都會覺得「其實也還好」。
    給自己一點冷卻期,可以有效減少後悔。
  3. 把一小部分拿來「投資自己」
    例如學習課程、技能訓練、健康檢查等。
    年終如果有 5~10% 花在「提升自己未來賺錢能力」上,
    往往比單純買東西更划算。

五、結語:把年終變成「推你向前一點的力量」

年終獎金本來就是辛苦一年的成果,
當然可以拿來好好犒賞自己,但如果用得聰明一點,
它也可以變成拉高安全感、減少壓力、甚至讓未來收入更好的工具。

你不需要變成記帳狂魔,
只要在花錢之前,先問自己:「這筆錢要放在哪一格?必要、想要、還是未來?」
就已經比大多數人更有意識地在使用年終了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